部分新型城镇化概念股近期表现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数亿农民转化为城镇人口会释放更大的市场需求,而《规划》的出台对建材水泥、建工机械、文娱、消费、环保等诸多板块形成利好。
解决三个问题
《规划》明确指出了三个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并强调各地要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此外,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中科院院士陆大道表示,城镇就业是决定城镇化速度、城镇规模的主要支撑条件。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较快,产业支撑无法跟上,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赶不上城镇新增人口的增长。他介绍说,我国城镇化率近年来每年增长1.3%,每年相应增加城镇人口1800万人,但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到1200万个。此外,许多城市的新区建设是人为拉动,产业支撑不力,涉及2.6亿农民工在城市的发展和生活保障问题,他们进城后的就业缺乏稳定性。
陆大道同时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需要转型。未来10年,城镇化率应以1%的年增速为宜,要提升城市产业支撑能力,改变当前质量不高、方式粗放的城镇化发展现状。“要以城镇化转型推动产业转型,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尤其是推动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陆大道说。
此外,《规划》强调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与此前习近平主席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相互呼应,主旨是城市间的发展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要以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我们认为,这将有力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其成功之处必将被其他城市圈所学习和效仿,从而掀起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一轮热潮。
四大概念股将受益
随着新政的出台,投射到股市上必然掀起不小的波澜。城镇化涉及的行业很多,具体来说,有五类概念股将受益较多。第一,在新型城镇化方面,智慧城市已成为“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发展的
重头戏,其建设大背景下的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电子政务三大子行业可能会成为未来产生高成长的行业摇篮,如安防监控领域、智能交通领域以及智能建筑板块。
第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城镇化不仅仅是将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更为重要的是,能为其提供适宜居住的便利条件。天然气管网建设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随着天然气价改的逐步推进,企业完善城市管网建设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带动相关投资的加大。
第三,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节能环保的压力会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而进一步增强。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1300万人进入城市,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也对节能环保提出更高要求。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固废处理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在建筑规划上也将更偏向于节能建筑建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更倾向于节能产品。
第四,新型城镇化必然带来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而由于中小城镇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发展方向,服务于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股,将显著受益于这一过程。衣着、医疗保险、交通通信、家庭设备支出占总生活支出的比重在慢慢上升,城镇化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医疗保险、交通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其服
务、文教娱乐及其服务、住宿、衣着、其他商品及其服务和食品支出。
光大证券认为,新型城镇化中在消费领域的崛起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消费下沉;其二是消费升级。其中,最受益于消费下沉的是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的中低端消费,最受益于消费升级的则是服务类。城镇化的过程中居民的收入在快速提高,同时也是由于人力成本的升高,快餐或快速食品长期受益,比如一些知名的肉类食品、牛奶、啤酒品牌。分析人士指出,别看他过去效益不好,只要增加这部分人的消费,稍微增加一点儿,因为费用差不多,这部分潜在的消费者就是它的
利润。
值得指出的是,新型城镇化还提到减少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这必然刺激工业用地价格上涨,相关有工业用地储备的概念股也有望受到市场关注。
北京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就城镇化这类大的题材而言,除主流的保障房、建材、医改等板块个股会受到市场长期关注外,盘小、具有想象力空间的个股更有机会被市场炒作。因此,该人士建议,除对主流品种的城镇化概念股可给予长期关注外,还可以适度控制仓位参与市场资金关注度较高的中小盘概念股的炒作。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