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滚动播报

“四代同堂蜗居危房”是一封举报信

2014年03月24日07:46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四代同堂蜗居危房”是一封举报信

  来论

  日前,村民张明彩向本报记者反映,他老家在苍南县大渔街道渔岙村,四代15人居住在占地仅20多平方米的危房里。从2006年开始要求审批建房,可报告打了十几次,镇里跑了50多次,打过市长、县长热线,要求了7年多都没结果。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每年给县里安排10%左右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农村个人住房建设,来解决农村个人住房困难和无房户,那么这用地指标去哪里了呢?(3月23日《现代金报》)

  墙壁局部塌落,露出钢筋和红色的砖头,三楼墙体明显移位,墙面出现裂缝,而就在这触目惊心占地仅20多平方米的危房里,却住着老少四代15人,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而比这间危房更让人揪心的是张明彩一家长达七年的求审批之路。报告打了十几次,镇里跑了50多次,打过市长、县长热线,都没结果。基层民众跑断腿,说破嘴,却难撼动相关部门一丝一毫的责任心甚至怜悯心。

  事实上,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每年10%左右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农村个人住房,加上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等项目的延续,基本上是可以满足农民的居住需求的。仅2013年苍南县新增建设用地就有862亩。

  然而,大渔建房用地指标一直没有分配。镇里的工作人员推脱说要县里审批,县里称每年都有用地指标分配到每个乡镇,而每个乡镇怎么安排这些指标决定权在乡镇。每个官员都说知道张明彩一家的困难情形,却都视若无睹,找出各自理由,就在这种权责不清、麻木不仁的上下推诿中,“四代同堂蜗居危房”便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存在。

  我们不禁要问:政府专门用于农村个人住房建设、解决农村个人住房困难户和无房户的建设用地指标,到底流失到哪里去了?苍南县一年新增建设用地862亩,七年总共有多少?为什么渔岙村20多年没有建房指标?谁“截留”了农民的宅基地指标?若不是媒体曝光,这种怪异的现象是否仍将持续下去?

  “四代同堂蜗居20多平方米危房”是一封令人瞠目的举报信,什么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什么叫对工作负责,对群众负责,对生命负责,已然在向各级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画出硕大的问号。 (斯涵涵)

(来源:广州日报)

(责编:尹晶晶、唐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