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滚动播报

南京江宁下文督办修缮佘村清代"九十九间半"

2014年03月24日10:53    来源:中国江苏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南京江宁下文督办修缮佘村清代"九十九间半"

  近日,有市民向晨报962010热线反映,在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九十九间半”的潘氏住宅,这处古建筑群已经有300多年历史,虽然多年前就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如今却是破损不堪、摇摇欲坠,潘氏后人及佘村当地居民心疼不已,期盼尽快进行修缮。

  历史:

  潘氏住宅300年前建成

  在江宁东山街道佘村社区居民委员会附近,潘氏住宅这处古建筑群呈现在记者眼前。潘氏住宅坐北朝南,由三个宅院组成,每宅又分三进,房间是砖木结构,后进住房为二层建筑,楼上有复道悬廊,宛转相通。在保存较好的西宅内,每进房屋有个门楼,门楼上均有砖雕石刻,饰以人物、花卉、禽兽等精美图案,石刻精细古朴,形态逼真。即使在一些已经掉落的木质门窗上,也有花纹精美的雕刻。

  当时正在门口晒腌菜的佘女士是潘家的媳妇。“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祖上的房子,有300多年历史了,早就成了文物。”潘女士说,潘氏住宅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院内房屋共有60多间,当地人称为“九十九间半”。记者注意到,墙外的一块石碑上,标明这处建筑群是明清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立碑时间为1983年。

  现状:

  “九十九间半”太破了

  在这处老宅中,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其实是支离破碎的,因为许多屋顶和墙体已经坍塌,地上散落着大量瓦片、砖块和房梁碎片。记者跟着佘女士,一直从第一进院子走到第三进院子,这里破败的景象着实让人触目惊心,有的房顶破了个大洞,长出了荒草,有的屋顶则片瓦不存,只残留着木质的房梁经历着风吹雨淋。

  “大多数房屋都坏了,木梁也朽了,有的好一点,有的差一点,那边也塌了。”佘女士说,房子破败除了年代久远外,还曾经发生过火灾,烧毁了一部分。虽然从整齐的院墙和部分保存较好的老宅,可以想象得到老宅当初的模样,但现在老宅塌的塌,倒的倒,已经不成样子。现在住在这里的还有两三户人家。

  佘村一位老者称,这处古建筑在《潘氏宗谱》中有记载,其中就交代房屋经过多次改造。否则,不能保存几百年。

  住户:

  自己修被文物部门叫停

  在潘氏住宅里,记者看到不少雕花的木门窗堆在墙角,任凭风吹雨打,十分可惜。而在一处小院中,有几个红砖砌成的柱子与周围青砖灰瓦的古建筑格格不入,显然是最近才搞的。

  “那是我们家垒的,这间房顶坍塌严重,我们想弄几个柱子支撑起来,遮风挡雨,平时能放点东西,他们不让。”佘女士说,原来住在老宅里的潘氏后人不少,解放后这几十年也曾经零星地维修过,但毕竟太老旧了,大多数房屋漏雨,大家没法住,陆续都搬出,最后只剩下两三户,算是看守着老祖宗留下的财产吧。不过,最近一次他们维修房屋,被文物部门叫停,不准私自维修,如果非要修,必须按照文物部门要求“修旧如旧”。

  “这不是三五十万就能解决的事,至少需要上千万元,这笔钱谁来出啊?”佘女士说,单靠他们私人的财力来修缮老宅,显然不太现实。当地文物部门不久前曾来看过,说是政府准备修,但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明确的说法。

  调查:

  区政府已经下文保护

  在潘氏老宅不远处,还有一处潘氏宗祠,这处建筑显然是经过彻底修缮的,非常完好,门口挂着“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居委会”的牌子,院内是社委会办公区。

  该社区一名工作人员透露,早在一年前,针对这处古建筑的《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保护规划》就已经制订出来了。按照规划,潘家住宅、潘氏宗祠等将统一规划保护,并对外开展旅游观光。整个潘家大院要整体修缮并腾空,以后作为专门的建筑艺术博物馆。规划虽然已经出炉,但一直没有动静。

  据记者了解,江宁区政府已经专门下发督办文件,要求对潘氏住宅保护。

  文保:

  产权和维修资金是关键

  如果依托潘家老宅及明清文化为资源,引进社会资金着力打造,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成为咱们南京市民乡村游的最佳景点。就潘氏老宅修缮保护问题,江宁区文广局文物科的王科长称,现在他们正在组织人手,对潘氏住宅进行测绘和制订修复方案。仅制定修复方案,所需费用就高达40多万元。

  “花多少钱,得看方案,要走招标,做预算,按常规,修缮一下的话,要5000到8000块钱一平方米,那里大致是2000个平方米,但具体我也说不清,大差不差的。”王科长说,目前正准备进行全方位的方案制订,修缮所需的1300万元左右的资金,他们正在想方设法筹集。但最关键的产权问题,他们还没有解决,因为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产权人和使用人负责修缮,但显然,想要潘家人拿出这笔巨额的修缮资金不太现实。

  “按拆迁补助的话,1平方米是一万块,最少是2000万,2000平方米就是2000万,就相当于政府买过来,如果不买,拿政府的钱去修缮,也不符合规定。”王科长说,按照常规的做法,政府如果给潘家后人资助,只能资助修缮资金的20%。这样还是无法解决潘氏住宅的修复问题,所以他们现在正在和潘氏住宅的后人及利益相关人进行协商,争取拿出一个两全齐美的解决方案。记者 李灿伦 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江苏网)

(责编:唐沰、孙红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