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记者在德城区多个小区调查发现,由于道路建设、社区改造等原因,不少市民家的祖坟被迫迁移,个别家庭甚至迁了四五次。因祖坟地点的远离,市民选择在小区内或者某个路口祭奠。
“现在我们家的祖坟被迁到了二屯镇,离城区有30里地,我年纪大了,自己没法去祭奠,清明节只能在路口给父母烧点纸表达一下思念。”今年78岁的王德福说,20多年前,现在很多的社区都还是村落,老人去世后就直接埋到村里的土地上,根本不会考虑去买公墓。“比如大东关、小东关和萧何庄等很多社区的居民都曾因城市建设而被迫迁移祖坟。”
“父母死了20多年的,祖坟差不多都迁过四五次。小区为了修建楼房,祖坟最初由村北头迁到了村南头,后来又迁到了滨河路东岸,随后又迁到滨河路西岸,再后来迁到减河附近,几年前又搬迁到了二屯镇。”住在萧何庄的徐先生说,几辈子的祖坟,村民肯定不愿意动,但是考虑到城市建设、修路、市区规划等问题,他们也会积极配合,小区的居民也都能理解。但是如果有关部门能考虑周全一些,就可能不会存在多次搬迁的问题,老百姓也能少了太多麻烦。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