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汕头11月6日电 (唐沰)“合作就意味着妥协。”这是让中信地产副总裁林竹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然而这句话在中信500亿元打造的汕头滨海新城项目PPP模式实践中变得尤为重要。“这个项目要满足多方的利益,既要满足政府的利益,又要满足市场的利益,还要满足大众的利益,我们这个项目要使多方利益达到共赢。”
中信滨海新城概规图
实践中摸索了四年 而今契合了PPP模式
据悉,早在2010年12月,中信集团就与汕头市人民政府签署滨海新城项目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一开始我们不是有意识用PPP理论来指导,而是在4年实践中摸索出这个东西,然后契合今天国家提倡的PPP模式,是殊途同归的方式。” 中信地产副董事长、总裁宋川表示。
今年9月底,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为PPP模式开展实践试点提供了政策基础。
宋川表示,今后将有更多项目可以运用PPP模式来指导。“PPP模式对于中信地产来说是一种机遇,现在中信地产除了濠江滨海新城项目,有些项目同样也是契合PPP模式。”
在具体的PPP合作实践中,政府提供资源、政策支持,和操作合法性的支持,还有行政事业上的配合。而企业则是做项目的筹资、规划、建设、运营。
在融资方面,宋川表示,“钱不都是通过中信金融系统来的。我们面向整个社会,跟所有银行、信托公司、险资、基金公司都有合作,而且绝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普通银行和信托平台。中信金融出来的只占很小一部分。”
在规划方面,宋川称企业相比于政府而言更接地气。“现在土地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经济总体规划,因为不同部门管,经常不一样,导致每个规划在操作层面面临很大的难处。政府从整个城市的角度非常有经验,但是我们开发商更了解居民需求,我们可以在规划上做的更贴合实际,这样使土地得到更大的升值。”
政企合作信任是基础 法律是保障
宋川强调,合同、协议固然可以界定一些东西,但是永远不能涵盖全部方面。政府跟企业之间相互的信任,相互的合作,是做好事情的第一个前提。“因为这个项目牵扯面非常多,没有双方充分的信任,那寸步难行。”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有完善合同、法律体系支撑它,需要有完善的合同体系,来界定双方的责、权、利,来保证政府跟企业包括客户三赢的局面。”据了解,中信地产跟汕头市濠江区政府在四年多的时间内,签订了11个大的合同,还包括若干附加协议,是非常庞大的体系,光是合同体系的构建就花了一两年时间。
为了获得合法地位,中信地产在滨海新城项目洽谈之初就选择“公开招标”的方式来获得“投资综合开发运营主体”合法身份的认定。“PPP并没有说一定要通过招标来获得,但是我们为了获得一个合法的地位,主动提出要通过公开招标来获得项目。最终我们获得了法律文件和中标通知书。”林竹表示。
据悉,中信地产和濠江区政府合作方案也在逐步取得立法保障。目前该合作方案已经通过区人大的审议,还有待通过市人大审议。宋川表示:“人大不可能针对我们这个事情专门开一次会议,人大有工作议程,按照议事规则和时间安排来审议这个事情。据我们所知,汕头市政府对我们非常支持,也会尽快安排完善这个事情。”
政企风险公担 利益也要共享
一般来说,高收益和高风险是往往是相伴相生的。中信地产方面表示,风险共担目前已经与政府达成意见一致。但是涉及收益共享,还是需要双方再充分考虑,并通过协议明确下来。
对PPP模式同样有意向的企业代表提出疑问,“土地出让金返还的过程中,总是要先进入国库,成本部分比较好支付,但是利润部分应该怎么支付出来?”中信地产方面表示,这个问题是土地一级开发商都面临的问题。
“希望财政部能够就利益分配问题有更加明确的政策导向,希望国家能够更加重视PPP模式,给予企业一些政策利好。”
“要想富先修路”
总体量为168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城,最早落地的区域为12.8平方公里的南滨片区。而带动南滨片区甚至整个濠江区域发展的跨海隧道,是工程的重中之重。
“要想富先修路”是多数欠发达村落粉刷在村口墙面上的响亮标语,然而这一规律也应用在了汕头濠江区滨海新城这个项目上。
濠江区滨海新城与汕头业已发展成熟的中心区域仅隔了直线距离约七八公里的海湾。宋川表示,“汕头市除了旧城改造以外,很少有大规模新的土地供应。因为两岸交通不便,濠江这边片区完全是待开发处女地,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通过一条跨海隧道,用5-8分钟的车程把两岸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大大提升濠江南滨片区的土地价值。”
据悉,该跨海隧道属于非经营性质的,对外地车辆收费以及本地车年票这种直接收费,只占收入的极少一部分。那么跨海隧道该如何盈利?“由于跨海隧道的通车将利好整个濠江区,所以我们希望能针对拿地的开发企业收取5元/平方米的费用,这个模式目前正在跟财政部磋商。”林竹表示。
据介绍,南滨片区将依照现有的自然环境资源,走休闲商务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路子。林竹强调,“并不是说引进一个什么工厂,才是产业先行。我们依据这个区域的特色,打造休闲商务区,也是一种产业,通过骑楼、四点金式的建筑以及街区的形式落地,加之饮食文化等,打造独具一格的华侨文化产业。”
名称解析
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公私合作模式,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合作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通过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使民营企业有钱可赚,且盈利相对稳定,从而调动民营资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