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来电反映:
护堤路成交通“瓶颈”
最近,不少市民来电反映,随着潮汕机场迁移及厦深高铁潮汕站建成使用,汕头中心城区的西北部成了大量市民前往机场和动车站的必经路段。然而,护堤路和梅溪桥却是车流量逐年增多而路况极差的交通“瓶颈”。近日,记者来到护堤路调查采访,发现护堤路的地理位置与潮州市接壤,大量过境车辆在内的车流人流量逐年增多,无疑加重了这条道路的交通压力。又由于从市中心通往西区的路桥主要的只有杏花桥、金湖桥、金凤路桥和梅溪桥,而位于韩江下游仅有7米宽的梅溪桥,原本作为水利工程一直发挥防洪、防潮、抗涝、抗旱等重要作用,是严格限高限重只可供小型车双向通行的水利交通两用桥,据周围群众反映,近年来随着城北区生活圈形成及城市小汽车拥有量增加,原本车流量不大的梅溪桥交通压力大增,堵车“大战”几乎天天上演。
经常途经此处的市民对这座桥是“又爱又恨”。规划改扩建护堤路、改扩建或重建一座新梅溪桥,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声。
市政协委员建议:
规划扩建护堤路
重建一座新梅溪桥
根据以上情况,市政协委员高镇松、洪树辉、郑璟华、翁梅梅、刘庆丰建议,坚持整体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建设的原则,规划改扩建护堤路、改扩建或重建一座新梅溪桥。可由建设部门牵头有关部门拟定建设方案或有奖征集并择优设计方案;上报省级立项,争取列入省级建设项目,申请省级资金;同时鼓励热心企业家、热心公益慈善家捐资发扬乐善好施精神,共同解决资金问题;充分利用建成后的预期获益,如:房地产升值、所在地企业发展升级、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后的区域品位提升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规划改扩建护堤路和梅溪桥,加快西北片区整体发展。
市职能部门答复:
争取扩建列入市政改造年计划
针对广大市民市的呼声和市政协委员的建议,市规划局认为,近几年来,随着潮汕机场的迁移以及厦深铁路潮汕站的建成使用,我市西北部地区前往机场和动车站的路段交通量剧增,在交通高峰期经常出现交通拥挤现象,给该片区居民的出行造成麻烦。记者和市政协委员通过现场观测,调查后提出的规划改扩建护堤路和梅溪桥,加快西北片区整体发展的建议,有利于优化我市西北部地区交通能力,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周边生活质量,是一个改善民生项目,市规划局表示完全赞同。
根据《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至2020)》,护堤路(北快速环路至金湖路)规划为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52米,启动该项目的建设,需解决房屋征收拆迁、资金落实等问题。鉴于我市财政资金紧缺的实际,护堤路(北快速环路至金湖路)尚未列入去年我市市政道路改造年度计划。市规划局会按照广大市民和市政协委员的呼声,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力争采取多渠道筹资方式,将护堤路(北快速环路至金湖路)列入今年度我市市政道路改造年度计划中。而梅溪桥闸南连汕樟路,北至护堤路,长约650米,主桥宽度约7米,主要用于对梅溪桥闸进行管养的车辆和人员使用,并非城市交通设施,因此无法对其进行改扩建。
根据市规划局提供的相关资料,天山北路(梅溪河至汕樟路)规划红线宽度60米,道路南侧控制10米宽绿化带;天山北路(汕樟路至天山路)规划红线宽度52米,道路南侧控制10米宽绿化带;天山北路跨梅溪河后接澄海路,澄海路在潮汕路至护堤路段规划红线宽度60米,路两侧各控制10米宽绿化带。为缓解该片区区域性过境交通拥堵状况,市建设局将积极向市政府建议,拟启动天山北路(金禧中学至汕樟路)路段的前期工作,并拟请金平区政府开展项目实地摸查和房屋征收工作;天山北路(护堤路至潮汕路)路段,鉴于我市财政资金紧缺的现状,有关部门已建议纳入金平区智慧新城项目,捆绑一并实施。本报记者翁小红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