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人民网>>房产>>正文

2014年中国购物中心与连锁品牌合作发展报告出炉

沈则瑾

2015年01月30日09: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2014年中国购物中心与连锁品牌合作发展报告出炉

  《2014中国购物中心与连锁品牌合作发展报告》1月27日在上海发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德勤中国、九洲远景、和桥机构历经半年多调查走访撰写的报告显示,虽然我国零售行业增速持续下滑,但购物中心依然较其他传统零售渠道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

  德勤中国消费行业主管合伙人龙永雄介绍说,目前我国已拥有近3500家购物中心,2014至2016年间,全球在建购物中心面积最高的20个城市中,中国城市占13席,上海、成都和深圳位列全球三甲,在建面积分别高达330万平米、320万平米和260万平米。而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咨询中心预测,从现在到2025年,还会有7,000家购物中心建成开业,届时大陆购物中心数量将超过1万家。

  为什么购物中心会以这样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增长?难道网络购物移动消费的爆炸式增长导致线下实体企业优势逐渐削弱,购物中心就能置身事外?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武瑞玲副秘书长认为,“商业地产的投资开发,以及消费需求演变,拉动了购物中心的快速增长。”

  报告中的一组数字显示住宅宏观调控4年,购物中心数量增速持续走高,2011和2012年保持15%的增幅,2013年增幅稍有回落,但仍有350家实现净增长。

  商业地产是宏观调控的“绿洲”,这就是数字背后的原因。在业内人士访谈环节,大部分受访的地产开发商认为商业地产相对于住宅地产更具投资前景,尽管也有近半数受访者认同商业地产结构饱和问题将出现,投资风险有所显现,投资有待结构性调整。

  消费需求演变又是如何为购物中心的增长提供空间的?报告认为,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超过6000美元,促使消费多元化,文化娱乐等体验式服务消费不断攀升。购物中心可以涵盖大部分室内娱乐和餐饮设施,顺应了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这也是目前购物中心相对于电商平台的优势。

  但网络和移动销售的崛起依然在不断冲击传统零售,2013年电商渠道约有38%的销售额是从实体渠道转入的,这一比例在两年前只有约18%,反映出电商渠道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说明购物中心应加紧融合线上线下业务,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购物体验。

  冲击和转型的迫切性不仅来自于电商的冲击,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租金和人工成本高企的大环境下,购物中心在过去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缺陷也逐步显现,其中一个严峻的挑战是购物中心同质化竞争严重,部分商业地产在购物中心“井喷期”扎堆开发,导致了目前购物中心结构性过剩的状况。

  另外,消费者已形成通过多个渠道获取信息和进行购物的习惯,外出购物为主已变成娱乐、社交和文化体验。购物中心应主动求变,在前期定位上有清晰的规划,后期也需要伴随市场变化调整业态规划和组合,持续引入新的业态和品牌,实现自身的不断提升。

  报告认为,购物中心项目的成功不仅需要核心目标市场与功能定位高度契合,而且要求在相应的规模、主题特色、业态组合以及品牌招商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布局。

  在“购物中心转型探索篇”中,报告提出,购物中心应该布局移动销售,抓住商机,线上线下融合打造全新经营模式,重视社区型购物中心日益兴起和传统零售企业纷纷向购物中心转型的趋势,在转型中寻求生存寻求成长。

(责编:朱江、唐沰)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