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人民网>>房产>>正文

拿地与去库存相悖 楼市何去何从

2015年10月23日08:41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拿地与去库存相悖 楼市何去何从

   谭浩俊

   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在楼市政策逐步宽松的情况下,房企拿地热情高涨,10家品牌房企9月累计新增土地面积351.67万平方米,环比大涨107.84%,拿地成本540.72亿元,环比大涨236.79%。相反,各地库存居高不下,重点监测的城市中,仅蚌埠、杭州2城库存有所下降,其余城市均呈现上涨,其中南充涨幅最大为20.32%,深圳次之上涨14.92%。

   开发商拿地热情增强,或可看做是市场转暖的一种表现。一方面,可能是开发商经过长时间的等待观望以后,又积蓄了较强的开发能量。特别是以一、二线城市为主战场的开发商,面对房价逐步回升,再次看到了赚钱的希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面对楼市政策逐步宽松,尤其是房贷等方面的政策持续松绑,让开发商闻到了楼市新一轮扩张的味道,试图以低价位拿地来占据制高点。

   在去库存效果很不明显、各地库存仍然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开发商拿地热情增强,会对楼市带来怎样的影响?数据显示,9月主要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了2.10%,连“金九”也没有表现出成色较高的销售量,反而出现了环比下降的现象。这也意味着,开发商拿地热情增强,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库存继续增加的基础上,从而使原本就已经陷入失调的供求关系更加失调,库存状况更加严重。在去库存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又怎么能够进入健康有序的轨道呢?

   开发商拿地热情增强的标志,除了数量快速增多之外,对价格的容忍度、接受度也出现了明显增强的迹象。与此前相比,拿地成本也大幅上升,10家品牌房企9月累计拿地成本竟然环比上涨了236.79%。

   开发商拿地与去库存相向而行,对楼市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如何消化库存,无疑是目前楼市能否步入健康有序轨道最关键的因素。只要库存严重积压的问题不解决、矛盾不化解,楼市的风险就难以消除,就有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因为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商品房库存,是与地方政府、银行及其他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去年,浙江萧山的一家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就让当地政府和银行十分紧张,被迫采取政府救助的手段。而其他地方的开发企业,相当一部分也已经绑架了政府和银行。也正因为如此,去库存才是楼市生死存亡的中心点。

   为何会出现开发商拿地和去库存相向而行的现象?症结也在地方政府和银行,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出现严重下行,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一些地方还出现下降的情况下,如果来自于土地的收入再大幅萎缩,那么,地方政府运行将出现困难,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无力解决。对财政收入来说,在企业运行状况没有得到改变的情况下,要想继续增加财政收入难度很大,能够不下降就已经相当不容易,唯一能够通过政府运作和政策摆渡取得收入的,只有土地。通过一定的手段鼓励开发商拿地,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地方的首选。开发商拿地热情增强,不排除有政府的暗中施力。

   如果仅仅是市场低迷,政府暗推开发商拿地,还能理解,也能承受。关键是,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存在库存严重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消化库存缓解已经出现的风险隐患。如果再过度供地、过度鼓励开发商拿地,就有可能使库存问题更加严重,供求关系更加不协调。如何缓解这一矛盾,把去库存的问题解决好,将直接决定楼市下一步的走向。

   不要让楼市再背负更重要的风险负担了,因为风险积聚到一定时候,总是会爆发的。中国的楼市与政府、与银行、与很多非房地产领域企业之间,又保持着密切关系,一旦面临风险的爆发,都有可能引发区域性、全域性金融风险,甚至政府债务危机,这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责编:王丽芬、孙红丽)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