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人民网>>房产>>正文

杭城电梯维保行业乱像:为抢生意压价 没资质花钱挂靠(图)【2】

2015年08月06日13:49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杭城电梯维保行业乱像:为抢生意压价 没资质花钱挂靠(图)

  压价、挂靠、临时聘用

  电梯维保行业有点乱

  为了抢生意,不惜压价五成;没有资质,花钱挂靠;为降低成本,雇佣未经培训的“临时工”……这是某论坛上,一位自称资深人士对电梯维保“潜规则”的爆料。

  看似不可思议的爆料,钱报记者多方打探,被本地部分电梯维保公司一一印证,是的,这就是电梯维保行业现状,包括杭州在内。

  细心的市民注意到这一点,很多电梯品牌和维保单位不一致?其实,这就好比汽车是否去4S店保养一样,新《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只要持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维保企业,均有机会分享电梯维保这块蛋糕。

  有业内人士说,竞争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价格战。电梯维保公司一般按照标保(包工不包料)、半保(包工半包料)和全保(包工包料)三种方式收取。

  据了解,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使用正常的电梯每月至少要维保两次,人工费、耗材费等等加起来,一台电梯每月正常的基础维保费用应该是300到500元。而有些维保公司为了抢市场,出价不足300元甚至更低。

  而对于物业公司而言,从公司利益角度,自然也希望降低成本。所以,价格低的维保公司更具有竞争力。

  一家压价,导致行业价都低。杭州某电梯公司负责人坦言,“不出问题,根本看不出来维保的好与坏,你要价那么高,物业公司根本没空理你。”

  不过,维保公司也不是傻子,维保费低点,得通过材料费补充。“有些公司就是先以低价把活拉进来,然后以修代保赚钱,维保费用低,但是换件费用很高,照样赚钱。而且很多时候,维保公司平时发现一些小问题,都不会说,累计一段时间后,开一个清单给物业,数额比较大,就可以申请物业基金了。”业内人士介绍说。

  压价是普遍现象,常见的还有挂靠和临时聘用。

  挂靠。分两种情况,一是部分没有资质的小公司主动与有资质公司合作,以对方的名义招揽生意;二是一些有资质的维保公司,活接的太多,人忙不过来,所以把业务分包给一些小公司。

  临时聘用。按要求,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证》等,而且应该经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培训。然而,在需求大的情况下,维保人员非常稀缺,证件、培训更像是应付检查,临时聘用一个工人,简单培训就上岗。加上工资收入有限,有丰富经验的维保人员要么升为管理人员,要么走人转行。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朱江、孙红丽)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