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宅材料广州克服“水土不服”
古宅复建全部请用山西古建筑的专业队伍,而且每一座古建筑的复建项目均制定了一套独特的设计方案。古建筑在拆除运至复建地之前,均详细记录其拆除前的状况及拆除部位,并专门进行测量、绘图,做结构分解图,为复建工作提供一套完整、充分的资料以确保保持原貌。
北方气候干燥,南方气候潮湿,北方的建筑材料在南方也需要改良。“北方的建筑在南方一般都会‘水土不服’,按照北方做法在广州复建容易潮湿、霉烂。”姜伟告诉记者,考虑到这些问题,这些古木被运到后,先全部用桐油浸泡一段较长的时间,期望达到以防腐、防潮、防虫、防蚁的目的。
“即使如此,还是出现了新的问题,桐油很难干,最后我们就采用打蜡的方式,一方面保持了木材的干燥度,另一方面起到了防腐、防潮的作用。”姜伟透露,另外,在该项目复建之初,在古建筑屋顶的梁架结构上,铺板之后增做了一层防水处理,再加黄泥和两层瓦。但经过连连暴雨后,仍然出现漏雨现象。设计团队经过多次分析对比,发现北方的古建筑瓦面做了琉璃所以能防水,但星河湾复建的古建筑为了保持原始风貌,仍采用原来的瓦,加上用了一万多颗生铁钉固定瓦片故产生渗漏点。
为保证工程质量,将已盖好的瓦一片片掀起来,在瓦下面重新增加一道防水层,尽管工作很复杂,但为了保证质量,做法却很严谨,尽可能地解决建筑地域性的问题。
据了解,星河湾的晋派古宅以山西大宅的形制格局为样本作拼接的,古宅里各个建筑分别来自于山西省不同地方,如戏台来自于山西省榆次县,过厅来自于山西省太谷县,主楼来自于山西省祁县等,每一栋建筑都是完整地从山西省迁移至星河湾·海怡半岛。
古宅保护并不只是收藏那么简单
中国之所以有如此之多宏伟壮观的古宅,与中国人的“盖房子心态”有很大关系,一来很多人喜欢攀比,谁家房子造得好,有条件的就要跟着造,而且卯足劲要造得比别人好、比别人大;二是模仿心态很强,比如山西大宅,因为他们离京城比较近,他们所造的房子形式就与皇宫的三宫六院相似。
姜伟说,当时很多古宅建造的时候不计工期,不计成本,往往很多大宅是包含了几代人的心血,有的晋商更是为建造一个大宅,动用生产资金,导致破产。
不过,随着中国民居古宅被毁坏的情况日益严重,不少收藏家也加入到收藏老房子的队伍,如一个加拿大华人、浙江义乌商人、影视明星成龙等等,但是他们的行为仅限制在“收藏”,与星河湾古宅迁建有所不同。古宅的保护并不只是收藏那么简单,它要使用才能凸显其价值,星河湾计划古宅迁建完成后可以作为广州对古宅保护的亮点提供给有兴趣的人参观 、考研。
延伸阅读:
古宅探秘:大院有中央空调、有洗手间
古代有空调?进入古宅大院,犹如时光穿越到了明朝、清朝,细心的市民发现,古宅居然有现代人使用的中央空调,有洗手间。星河湾古宅项目总顾问姜伟解释,古为今用,复建的古宅与传统意义上的古宅不同,因为民居要使用才能保留,而为了方便现代人的使用,古宅内部进行了必要的改动,但这对古宅的风貌没有影响,反而能增加古宅的使用频率,并在使用过程中能发现存在问题,更有利于古宅的保护。
据了解,现代建筑一般为70年的设计年限,而星河湾复建的古建筑则是按照800年的设计年限实施的。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