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房产
人民网>>房产>>正文

易道魔方系统——中国家具工业4.0探索

徐效钟

2015年01月09日08:52  来源:人民网-房产频道  手机看新闻

  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制造业的话题沉寂了很久,似乎传统制造业已走进了沼泽地,步履艰难,且显得有些孤立无援。直到“工业4.0”的出现,才打破了这已久的落寞,好一个热闹!不仅如此,“工业4.0”甚至成为了引起各界讨论的大课题。至于“工业4.0”究竟如何来理解,有资料统计,仅在德国就有300多篇文章为此定义。简而言之,“工业4.0” 旨在通过网络信息通讯技术与物理系统相结合,让冰冷的机械具备“超人”般的能力,在未来的商业环境下,将虚拟网络世界与实体产业相互融合,使人们的需求不受约束,最终实现消费个性化、工厂智慧化。

  之前,中国企业已凭借众多而庞大的“中国制造”赢得了“世界工厂”这顶美誉,然而,中国急速工业化的进程中存在着无可否认的大而不强的产业短板,如果因表面的发展成就而让我们沾沾自喜,是相当危险的。真正领会工业化的精髓,逐步夯实产业基础,进而再全力拥抱互联网,以此实现“两化融合”,才是中国真正发挥后发优势的互联网时代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德国的工业企业发展水平普遍较高,社会化分工明确,行业之间、企业之间都比较均衡,普遍达到了“工业3.0”的水平,具备了全面推动制造业向更高的智慧化升级的产业条件。而中国地域辽阔,产业众多,工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行业性不平衡,多数传统企业还停留在“工业2.0”时代,不具备精益制造及管理的基础条件。基于国情,我们在借鉴德国“工业4.0”的基础上,走渐进式工业升级之路就成为合理选择。在有条件的行业企业率先实施“工业4.0”,可为其它行业做出示范、提供借鉴,进而共同推动中国工业实现整体升级。

  家具制造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行业,笔者从事家具领域工业化技术研究工作20余年,本文就这一行业的具体现状分享一下个人体会,以及在家具定制领域实施“工业4.0”合理步骤的相关见解。

  中国家具制造行业的现状

  中国家具协会统计数据表明,在2001至2010十年间,中国家具行业增速保持在30%左右,发展势头迅猛。近几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家具行业普遍增速大幅下降到10%左右,远远低于往年30%以上的平均水平。然而,定制家具在行业内所占的市场份额却逆势快速扩大至20%,预计3~5年内这一数字将达到4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家具行业大资金投入、高劳动密度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后续发展必须从量的增长转为质的蜕变。

  以往的成品家具采用的是高库存B2C模式,企业需要承担巨大的采购、仓储、库存等成本。最近几年,家具行业涌现出了一个新品类——定制家具。这个细分行业的出现代表着在互联网环境下工业企业的变化趋势,即由B2C向C2B模式的转变。跟传统的成品家具制造相反,它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个性化定制,按需生产。不仅减少了库存成本,也第一次实现了消费权利的更替,在短短几年内就占据了20%以上的家具市场份额,且这一比例还在快速攀升。

  然而,符合市场需求的定制家具企业虽然多年保持着5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其支持大规模产品定制的设计、制造及管理模式还远不能适应和达到工业产业所强调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特别是在精益制造及管理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自动化加工与系统化信息管理更无从谈起。以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衡量,普遍处于“工业2.0”的水平。面对市场大量的个性化订单,工厂一般只能依靠“一单一生产”的粗放式管理。即使个别企业采用CNC(加工中心)和所谓的数码柔性制造,也无非是在某一加工环节上实施集约生产而已,与真正工业化所要求的高度秩序性相差甚远。即便订单的差错率能够控制到10%,也没有理由为之欣喜满足。据有关资料显示,按照数字化管理的生产标准要求,德国西门子安贝格电子工厂一次性生产缺陷率仅为0.0012%。这说明工业产业如果不掌握“高技术”,就无法实现先进制造。就算企业拥有较先进的设备和厂房,也只能“沦落”为一个个豪华的大作坊。

  从个性化产品定制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个性化与标准化本是天然相伴的固有矛盾。个性化是站在消费者这一边,标准化是站在工业企业这一端的,消费者希望满足自我,而企业又必须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二者很难融为一体。直到“工业4.0”理念的出现,这种契合的可能性才被找到。“工业4.0”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适应互联网的大环境,在保障工业生产及管理的秩序性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及服务的更高期许。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个性化产品将以高效率的自动化、全流程信息化的生产方式来实现。

  反观中国目前定制家具的产业模式,虽能够完成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定制要求,但在制造端实质上是从高效率的批量生产退化到了原始的作坊式制造,与工业制造升级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按照“工业4.0”的发展理念,不仅要支持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更要再造生产组织模式及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率支持定制产品订单的“智慧化工厂”。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普遍认为:“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新产业模式。”

  未来商业的新模式——C2I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2008年我们在定制家具领域通过技术发明,以系统性的“魔数”关系建立数据模型,并开发系统嵌入式软件,横向建立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在生产加工的最底层实现了“智能制造”。在这一“魔数”逻辑关系的约束下,产品构件之间彼此关联,以固定标准构件的不变适应定制产品的千变万化,形成了系统元数据,在产业链整合、企业流程管理方面,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大数据环境相契合,通过界面、网络对产品实行数字化全生命周期(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等)管理,形成定制家具行业一种全新的产业生态——“易道魔方系统”。

  “基于标准家具构件的智能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就是在这一技术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可以实现家具定制的开创性工业IT数据平台。消费者在平台上可以自主进行家具定制设计,平台通过数据管理纵向整合生产制造供应体系,在局部区域市场建立线下体验及配送服务网络,以信息化订单驱动全业务流程,实现产业链各环节无缝链接。平台通过第三方实现网上支付,掌握供应、生产、销售及服务环节的全部营业收入,并按比例对各环节自动划拨分配。在全新产业生态模式下,基于标准构件的产品订单信息纵向一体化贯通包括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市场销售、配送安装、售后服务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在产业链上各企业及企业内部各流程上实现了完全彻底的信息化。我们称之为Customer to Industry Chain,即从消费者到产业链,缩写为C2I(C)。

下一页
(责编:唐沰、孙红丽)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